植筋技术大全,再也不用到处找了!-凯时人生就是博首页

浏览数:1


   


1、前言

植筋技术是在植筋部位钻孔后运用高强度化学粘结剂,使钢筋、锚杆等金属件与混凝土产生握裹力,从而达到预留效果。

其锚固作用不是靠锚筋与混凝土的胀压与摩擦产生的拉力来承受钢筋的受拉荷载,而是利用化学粘结材料的锚固力,使锚件与基材有效地锚固在一起,产生的粘接强度与机械咬合力,当植筋达到一定的锚固深度后,植入的钢筋就具有很强的抗拔力,从而保证了锚固强度和持久的耐力强度。


2、植筋技术的适用范围

2.1 各类建筑结构的新、改、扩建的预留钢筋锚定。

2.2
梁、板、柱、墙的加固预留钢筋锚定。

2.3 各类钢结构、设备、支架等螺杆锚定。


3、植筋胶

植筋胶适用于各种类型钢筋、螺栓及金属型材与混凝土、岩石、砖墙基体结构的锚固,广用于建筑物结构改造、钢筋生根、幕墙加埋件锚固、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安装,大理石干挂、边坡洞室岩体锚固等。


4、植筋技术的施工流程

4.1 测量放线:按设计要求确定植筋位置,对植筋部位放线定位,作好标记,同时还应全面了解砼结构内钢筋分布情况,砼保护层厚度等,以避免钻孔时过度破坏。

4.2 钻孔:钻孔宜用电锤或风钻成孔,在植筋部位的钢筋位置不确定的情况下,应先用小钻试钻,必要时用钢筋探测仪对内部钢筋进行探测,尽量准确了解钢筋与需要钻孔的位置关系。

4.3 清孔:用硬质塑料毛刷清除孔内混凝土粉末,再用风扇吹出粉末,反复多次。直至孔壁无灰尘为止并将孔洞临时封闭。

4.4 注胶:用注射器向孔洞内注粘结剂,须从孔底逐步向孔口连续填胶,以保证孔内空气排出且注胶饱满;孔内注胶至少填满孔洞深度23以上。

4.5 插筋:植筋时的钢筋应选用螺纹钢,钢筋表面应清洁,无锈蚀,无油渍并有足够的长度以便于植筋检测及搭接。插筋时将钢筋垂直旋转捅入孔内,一次插入,直至孔底。

4.6 植筋完成后,保证植入的钢筋在12h内不被扰动(温度低时适当延长时间),以便使植筋胶硬化,植筋完成48h后方可进行钢筋搭接及绑扎。


5、植筋技术的主要技术指标

5.1 植筋的抗拉粘结力与粘结面积成反比。而粘结面积与截面周长成正比,其比值为4/d,为相对粘结面积。因而直径越大的钢筋,其相对粘结面积越小,不利于充分发挥钢筋的极限强度,故所植钢筋的直径不宜过大。

5.2 植筋的锚固深度、植筋的抗拉粘结力与钢筋的锚围深度成正比。为保证钢筋强度的充分发挥,植筋的锚固深度不能小于规定值,其值随粘结剂种类,钢筋直径而异,且钻孔直径也随之变化。

5.3 温度、湿度对粘结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植筋所用粘结剂的同化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植筋的环境湿度直接影响粘结剂的固化时间和力学性能的发挥,应确保环境温度适宜。


6、植筋技术的施工措施及质量控制

6.1 植筋结构胶;须有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日期,处于保质期内,并经检测合格。

6.2 植筋用钢筋:所用钢筋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并有复试检验合格证,在施工前应清除表面锈迹、油污等,光圆钢筋应对其表面进行机械压纹或攻丝,以达到增强其接触面的效果。

6.3 对植筋工具的要求:钻孔用工具为冲击钻,清孔用工具为硬质塑料毛刷、高压气泵。注胶工具为:注胶枪。干燥工具:吹风机。抗拔试验检测工具;检验可用千斤顶,千分表、锚具、反力架组成的系统作拉拔试验。

6.4 对钻孔的要求:钻孔时冲击钻应与混凝土表面垂直,钻孔直径尺寸误差应在 2 6mm之间,钻孔必须进行清理,保证孔内无尘、干燥、且孔深孔径经验收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在潮湿环境或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时,应确保植筋注胶时钻孔的干燥。

6.5 对注胶的要求:按植筋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配胶,注胶时应从孔底开始,并排除清孔内空气,注胶量以植入钢筋后略挤出为宜,孔深较大时,应使用注射接头和静力混合管延长器注胶,若原材为空心或夹层时,应使用金属网套、注射式锚栓网套套管或注射式锚栓塑料套管。

6.6 对施工前的试验要求: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少量植筋试植,植筋胶完全固化后,进行抗拔试验,植筋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批量施工。

6.7 对施工环境的要求:植筋时应避开阴雨和低温天气,施工气温应严格按照植筋胶使用说明书的确定。

6.8 对植筋的成品保护:植筋时应对钢筋作临时固定,待植筋胶完全固化后拆除。植筋养护期间禁止扰动钢筋和粘结剂,植筋完成后,必须按设计要求对植筋做抗拔抽检试验(如无设计要求按相同类型,相同规格抽检,相同构件设计强度等级的栽植钢筋分批,每批按1%抽取,并不少于3)。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若抽检中有l根以上不合格,必须对所植钢筋逐个检测,不合格者须返工。

6.9 对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对于改造工程混凝土,表面的处理应对植筋处的旧混凝土与新混凝土界面处进行凿毛处理。改造部分新混凝土要比旧混凝土提高一个强度等级,应采用微膨混凝土。

以避免新旧混凝土交界处出现裂缝。若新增结构有防水要求,浇筑混凝土时应加入防水剂和微膨胀剂,确保新老混凝土界面不产生收缩裂缝,同时浇筑混凝土后应注意做好养护措施。


7、施工现场试验

7.1 钢筋拉断破坏:当钢筋植入较深时(15d)时,通常发生钢筋拉断破坏,所植钢筋拉断时的拉拔力取决于钢筋自身强度和直径。

7.2 椎体破坏:当植入深度较小时或混凝土强度较低时,且在混凝土中设有横向配筋时,容易出现混凝土锥形体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强度将控制植筋极限承载力的大小,因此混凝土强度也是影响植筋锚固的因素之一。

7.3 粘结破坏:粘结破坏发生于钻孔处的植筋胶和钢筋之间。因此植筋技术的成败与否,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强度、钢筋质量、粘结剂强度、钢筋植入混凝土深度、施工温度等因素。混凝土强度低于c15,一般不宜采用此种工艺进行加固。

钢筋一般选用i级、ii级钢筋,其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而胶粘剂的强度是植筋技术的关键,根据已有的试验结果得知,粘结剂的自身强度及粘接强度均能满足使用要求,混凝土植筋的破坏形式则主要取决于植筋的锚固深度。


结束语

植筋技术在改造、扩建、加固以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已建结构设计变更中起到了良好作用,有着广泛的运用前景,其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造价低、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和质量易保证等优点已被人们所广泛认识。随着植筋技术的运用普及和植筋技术应用研究的深入,植筋技术理论将进一步成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