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岛鱼肝油老厂房修缮“再生” 保留老厦门记忆 -凯时人生就是博首页浏览数:313次
1952年,沙坡尾58号开启了原厦门鱼肝油厂的辉煌历史。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厦门首家国营工厂,是当时厦门经济发展的标杆,最鼎盛时期被外界称为“小鞍钢”。后来,原址上的老厂房搬迁、损毁,仅剩唯一一栋原炼油车间。现在,这仅存的原炼油车间经过建筑结构凯时人生就是博首页-凯时体育重新装修完成,迎来了“再生”。 昨日,《鹭铭》首发式暨“寻找老厦门鱼肝油的味道”座谈会召开,泛黄牛皮纸,黑白老照片,《鹭铭》记录了原炼油车间的修缮改造过程。座谈会上,厦门著名文史专家洪卜仁、厦门大学教授郑启五等近10名专家学者,与原厦门鱼肝油厂老员工一同见证了原炼油车间的“再生”。 据悉,原炼油车间的修缮从2014年10月开始,现已改造完成,将唤醒更多人尊重与保护历史文化建筑。 “厦门的老厂房应予以保护,把老厂房不同时期的图文资料保存下来,与建筑保护相结合。”洪卜仁说,与《鹭铭》结缘,是出于保留老厦门记忆的愿望,因此他担任了此书的顾问。 座谈会上还有4位两鬓斑白的老人,他们都是原鱼肝油厂的老员工,见证了厂子发展的不同时期。 往事 部队驻守工厂进出心情紧张 家住厦港的金子玉老先生已84岁高龄,可一聊起原鱼肝油厂,他就滔滔不绝。 金老先生是上海人,1954年8月26日入厂。此后,他定居厦门,与原鱼肝油厂一起成长。当年,作为厦门首家国营工厂,厦门鱼肝油厂有特派部队驻守。“进出十分严格,需要口令。”金老先生笑着说,想起当年的军人一脸严肃地询问他口令,心里还是挺紧张的,国家对鱼肝油厂的重视可见一斑。 金老先生进厂不到一个月,战事打响。为此,金老先生和其他员工在厂子里筑造起了简陋的防空洞。“在一个水池上盖上钢板,再铺几层沙包。”金老先生说,每到防空警报响起,他们就一头扎进简易防空洞。 当时,原鱼肝油厂引进的是外国先进设备,可自动控制温度,全英文系统。原鱼肝油厂的员工在英语面前犯了难。金老先生英语底子不错,就担任起了翻译。“我当时花了一星期把工艺流程翻译成中文。”后来,厂子里的部分外贸合同及机台外文翻译,就由金老先生包揽了。 如今,金老先生带着在厂子里工作几十年的记忆,常散步至沙坡尾58号走走看看。 上一篇: 厦门本岛大量空置厂房改造
下一篇: 地基加固方法,地基下沉处理方案
|